2010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赴亞非五國:創海軍4個首次
這是一條展示大國形象的偉大航程:88天飲風浴浪,他們穿越6條水道、橫跨2個大洋、停靠5個港口,航行17800海里,創下了人民海軍4個首次;
這是一條傳播愛和健康的生命航跡:88天披星戴月,他們診治各國民眾13770余名,收治住院患者57人,成功實施手術97例,開創了人民海軍衛生勤務領域的先河;
這是一條擴大交流和友誼的歷史航路:88天日夜兼程,他們拜會亞非五國軍政要員、組織參觀訪問、開展醫學合作,填補了外交史上3項空白;
……
2010年8月31日至11月26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首次跨出國門,赴亞丁灣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等亞非五國,執行代號為“和諧使命-2010”的醫療服務任務。
“寧可自己累倒,也不讓患者留遺憾”
或許只有看到了這一幕幕令人感慨又震撼的場面,才能夠理解“和平方舟”不遠萬里,從地球的另一端踏浪而來的重大意義。
每當醫院船停靠在到訪5國的碼頭,中國海軍軍醫要給當地民眾提供無償醫療服務的消息頃刻間就會傳遍大街小巷。
在醫院船停靠的港口,每天早上7點不到,碼頭就擠滿了前來就診的民眾。盡管烈日的炙烤使地面溫度不斷升高,但前來看病的人卻一眼望不到邊;在醫療分隊前出的醫院,也常常是人滿為患,甚至導致道路堵塞……
此次到訪的5個國家,大多屬世界欠發達地區,醫療條件十分有限。炎炎烈日下,當地民眾那一張張滿懷期待的臉龐,一雙雙充滿渴求的眼睛,牽動著“和平方舟”每一名任務官兵的心。
任務指揮員包裕平、副指揮員王建勛、管柏林和汪光鑫坐鎮指揮,任務部隊臨時黨委果斷決定打破當地醫療機構“到點開門”和“定時下班”的預約模式,采取“主動前出”和“隨到隨看”的方式,每天加班加點進行體檢和診治,直到最后1名就醫者離開!
這樣的決定,全船任務官兵都知道意味著什么。但“堅決執行”的神圣諾言鏗鏘有力,滲透著中國軍人的無私大愛和勇敢擔當。
9月23日,前出吉布提陸軍醫療所的醫療分隊隊員們,經過一整天的緊張忙碌,在準備返回醫院船時,一對夫妻懷抱一個昏迷的幼兒急匆匆趕來,請求中國醫療專家幫助搶救其2歲的兒子。
副主任醫師吳南海和隊友們不由分說地再次打開醫療箱,經過仔細檢查,診斷為小兒腹瀉合并重度脫水、早期休克。于是,醫務人員展開緊急救治,1小時后,患兒緩緩睜開了雙眼。
“如果再晚幾分鐘,后果不堪設想!”看著剛剛挽救回來的小生命,搶救室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患兒家長緊緊握住醫療隊員的手,喜極而泣。
本著“寧可自己累倒,也不讓一人留遺憾”的信念,醫院船官兵始終以沖鋒的姿態,戰斗在一個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海上醫院院長蔡宏偉和醫務處主任潘竹林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他們帶領醫務人員設置檢傷分類區、發放雙語導醫卡、安排專門引導員,將內科、外科、特診、檢驗、放射等多個科室同時展開;安保組長王懷金和船長于大鵬帶領官兵組成擔架隊,馬不停蹄地展開“立體”保障……
一路走來,就診患者人數超出預計數倍,白衣戰士在診療臺和手術臺前持續戰斗……由于組織得力,安排科學,安全、快速、高效的服務受到各國民眾的普遍贊譽。法軍基地衛生部長薩杜·穆當古準將在目睹了此次醫療服務后感慨不已:“能在很短時間診治如此眾多的外國患者,中國同行了不起!”
“真心方能換真情,真情才能贏真心”
這是一個記錄亞非民眾與中國醫生難舍難離的動人時刻。
10月18日,“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圓滿完成在肯尼亞的醫療服務,準備離開蒙巴薩。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碧海清波中,醫院船漸行漸遠。可是在碼頭上,一支足有2公里長的摩托車隊,沿著醫院船航行的方向魚貫行駛,每輛摩托車上,都插著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異國他鄉的土地上,鮮紅的國旗迎風飛舞,隨車綿延數里,映紅了蔚藍的天空,也濕潤了“和平方舟”任務官兵的眼眶。
大洋彼岸的國旗獵獵,見證的是祖國母親博大胸懷的感染力,是華夏兒女無私大愛的震撼力。回望,其實處處都匯聚感動。
在吉布提,醫務人員每到一處,當地民眾都自發地打出橫幅標語,熱情相迎;在坦桑尼亞,官兵外出時,素不相識的當地人總會熱情打招呼、主動當向導;在塞舌爾,患者親屬將當地的報紙、書刊,免費送到醫院船供官兵閱讀;在孟加拉國,得知醫院船需要補給時,一些商家店鋪主動延長營業時間,并將商品送到碼頭……
是什么讓亞非民眾對醫院船官兵充滿感激?不僅僅是精湛的醫術、過硬的作風,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遠道而來的中國軍人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這種愛和奉獻跨越國界,因為屬于全人類而倍顯珍貴。
肯尼亞一位68歲的老太太索菲婭,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后,視力恢復很快。臨近出院,醫生為她檢查視力,第一天她能看清1.5米,第二天能看清3米,第三天能看清6米。老太太高興極了,幽默地說:“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幾天后能夠看到中國的首都——北京!”
當“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官兵憑借過硬的素質、良好的形象、友善的行動,在深藍的航跡間譜寫無疆大愛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已經感動了世界!(李德 琚振華 王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