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緣何對“鐵穹”系統說“不”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陸軍已宣布停止采購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美國去年8月決定購買兩套該系統進行測試,并計劃后續購買更多。然而,在以軍表現亮眼的“鐵穹”,到了美軍那兒卻遭遇“水土不服”的尷尬,并被美從采購清單中剔除。美突然變臉對“鐵穹”說“不”,背后有重要考量。
美起初的確擬用“鐵穹”補上當前防空體系的短板。美陸軍現有的“愛國者”“薩德”等防空導彈系統,主要用來攔截彈道導彈。一枚“愛國者-3”攔截彈要花費數百萬美元,“薩德”的攔截彈則更貴,如果用它們來攔截火箭彈和炮彈,如同用大炮打蚊子,得不償失。近程防空系統是美陸軍防空體系的短板,而以色列的“鐵穹”系統是一款性能優良、久經實戰考驗的近程防空裝備,已成功實施過上千次攔截。因此,美國會在2019財年預算中把“鐵穹”系統列入采購計劃。
但是,這一計劃沒有充分考慮美以兩軍之間的差異,致使“鐵穹”系統在美軍很快遇冷。以軍“鐵穹”系統之前成功攔截的多是反以武裝的火箭彈和炮彈。美陸軍在測試過程中,發現“鐵穹”系統在攔截巡航導彈和無人機方面,表現不盡如人意。反以武裝沒有先進的電磁對抗手段,以軍的“鐵穹”系統是在基本沒有電磁干擾的情況下,在以色列固定地區的防空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而美軍準備的是全球性機動作戰,未來的可能對手具有較強的電磁對抗能力,在復雜多變的作戰環境下,“鐵穹”系統能否有效承擔防空任務值得懷疑。美國媒體對此評論稱,在固定地點部署“鐵穹”系統,保護以色列陸上區域不受哈馬斯或真主黨發射的非制導火箭彈襲擊是一回事,與美國陸軍一起部署至世界各地則是另一回事。
對于放棄“鐵穹”,除上述美以兩軍之間實際情況的不同外,美陸軍給出的直接原因是以色列不愿提供該系統的源代碼。看來就算美國前期投了不少錢,以色列對美這個盟國也是有所保留。這給美陸軍裝備“鐵穹”系統、發揮其戰斗力,帶來諸多問題。一是無法有效進行系統集成,把“鐵穹”系統納入美軍作戰體系,難以形成整體作戰合力。二是無法利用美軍現有的技術和裝備,對“鐵穹”系統做進一步的改進優化,破解因軍情不同帶來的差異,使其更加符合美軍的作戰需求。三是無法透徹了解的外來裝備,還可能留下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漏洞。這些問題是美軍無法接受的,正如美陸軍未來司令部司令默里指出:“基于一些協同作戰能力挑戰、網絡安全挑戰和其他挑戰,我們無法將‘鐵穹’融入自己的防空系統。”
事實上,“鐵穹”系統并非美陸軍的主動選擇,而是美國會強迫其接受的。現在“鐵穹”系統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正好給了美陸軍反駁和拒絕的機會。美陸軍重新給出解決方案,即過渡性的“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加上“間接火力防護能力”計劃。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和萊昂納多公司中標的過渡性“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基本上是對“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毒刺”近程防空導彈和“長弓海爾法”導彈等現有技術裝備的集成與改進,可節省時間和成本。美陸軍正在研制的“間接火力防護能力”系統,具備反導導彈和高能激光武器等裝備,可對火箭、火炮和迫擊炮以及巡航導彈進行防御,預期于2023年服役,這才是美軍真正中意的防空系統。(伏小濤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