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五四精神,唱響時代新篇
又到一年五四青年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了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自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起,五四精神一直在中華人民的奮斗史中熠熠生輝,激勵著無數人民前仆后繼,為國為民奉獻拼搏。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際,這種精神更是閃耀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
賡續接力,中國青年展現擔當精神
習近平主席向青年寄語,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贊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2019年末,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政府迅速決斷,在新年之際相繼封鎖武漢、鄂州、黃岡等疫情重災區,避免疫情形勢的進一步擴大,同時緊急派出部隊和地方的醫療救援隊伍,前往湖北援助。在此期間,鐘南山、李蘭娟、王辰、黃璐琦、張伯禮、陳薇、喬杰、仝小林等多位院士不避危險,趕赴一線,是院士也是戰士,他們率領廣大醫護人員抗擊疫情,以高超的醫術挽救無數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億萬人民;無數醫生護士,主動站出,請愿奔赴一線,在最需要他們的崗位上獻出一份力量,為國家人民奮斗拼搏在最危險的地方;廣大群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自覺居家隔離,在一年一度的春節之際,不再走親訪友,不讓一線戰士的奉獻付之東流。
無論是抗擊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組織防疫的社區工作者還是堅守生產的勞動者、自發抗疫的志愿者……都可以看到無數年輕的面孔,他們朝氣蓬勃又勇于擔當,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中國的希望與未來。中國青年人擔當著報國救民的使命,中國政府則全力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國與民始終向著同一個方向奮斗,故而國強民富,前途光明。
在疫情面前,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盡自己的努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中國億萬人民的付出奉獻才使得中國在與疫情的斗爭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這種為國為民的擔當與奉獻精神正是五四精神的閃耀,是五四精神在2020年的最新注解。
激情滿滿,五四精神點燃軍營戰士情懷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五四百年,百年五四,一聲聲吶喊穿越一個世紀,至今仍在世人耳邊縈繞。此刻在感受著祖國偉大巨變的同時,青年官兵用軍旅青春最炙熱的心聲,最忠誠的信仰,向不朽的五四精神,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禮贊。
“若有戰,召必至!”,這是疫情面前中國軍人的宣言,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而疫情就是最緊急的命令,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懈怠,大年三十,中國人民子弟兵逆行奔向最危險的戰場。李曉靜曾是部隊醫院護士長,疫情爆發后她立刻寫下請戰書,沒等到部隊方面的回復,就帶著50名“娘子軍”護理隊馳援武漢,堅定濟國濟民的理想信念,即使退役仍將家國之責勇擔于肩。
除夕夜馳援武漢的軍人中有一個女孩,記者詢問她的名字,她沒有回答,只說:“別播名字,媽媽會擔心。我是黨員,也是軍人,名字就不說了吧!”她是母親的女兒,卻更是一名革命軍人,在軍人的責任面前,舍小家為大家更顯奉獻精神。在ICU病房,軍醫們“全副武裝”,厚重的防護服包裹全身,防護面罩和口罩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一道道印痕,那是他們的最特別的“軍功章”。
1月27日晚,軍隊緊急運送1.5萬套防護服發往武漢,20多分鐘內,官兵們就完成了裝載、倒運等一系列工作,這是中國軍人的速度與效率,這是對軍人綜合素質與本領的一次大考,通過這次疫情,每一名戰士都應更加明白“軍人”所包含的力量與責任,唯有練就過硬的本領,當國家需要時,才能沖鋒在第一線,保家衛民。
2020年3月16日,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重組新冠疫苗,并立即獲批啟動重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這是中國軍人科研本領的最佳詮釋,是軍事科研團隊向國家和人民交出的一份高分答卷。
如習主席所言,“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這是軍人向國家與人民最堅實的承諾。
展望未來,五四精神引領民族復興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已經過半,進入決戰階段。這次大會是在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世界格局深度調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各國利益摩擦和矛盾沖突加劇,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我國處于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經濟轉軌不斷加快、利益調整難度加大、社會矛盾多發頻發,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更為繁重,潛在挑戰和困難更加凸顯。
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率領廣大青年將精準扶貧落實到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無數青年志士涌向鄉村、貧困地區,用智慧解救貧窮,80后耶魯村官秦玥飛回國之后,成立“黑土麥田”,向農村地區輸入無數優秀青年,助力農村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中國扶貧的成功也成為世界扶貧史上的經典案例。
近年來,軍隊也加大了征兵宣傳力度,呼吁新時代青年投入部隊,為國守疆土。北大2014級女學員宋璽投身軍營,成為中國海軍第25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唯一的女陸戰隊員,被習主席點贊;近年高學歷入伍青年比例更是連年攀升。青年軍官、青年戰士成為軍營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加快發展。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母航空母艦下水。殲-20、運-20等先進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這些成就離不開新一代青年科學家的拼搏奮斗,“墨子號”衛星背后的科研團隊均齡僅33歲。如今,五四精神仍在激勵著后輩為國家的強大與獨立而無私奉獻、不懼犧牲,科技力量強大、軍事力量強大,中國的復興才不是空中樓閣,而新一代青年正在成為中國科技和軍事力量的最堅實的基石,五四精神閃耀在他們的身上。
百年滄桑,五四不滅,馬克思曾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國軍隊改革重建的征途上,五四精神貫穿始終。(國防科技大學 張顥月 申起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