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當一名“精神富足的兵”
——記第80集團軍某旅“紅一連”退伍老兵劉海峰
連隊組織官兵到榮譽室學習劉海峰的事跡。楊五陽攝
每次收到劉海峰的來信,連隊都要組織“講老兵故事,話優良傳統”故事會活動。楊五陽攝
每次收到劉海峰的來信,連隊都要組織“講老兵故事,話優良傳統”故事會活動。楊五陽攝
圖④:劉海峰在廠房內操作包裝機械生產加工。黃 凱攝
圖⑤:劉海峰向連隊郵寄的部分信件和匯款單。楊五陽攝
圖⑥:連隊官兵在學習室學習劉海峰來信的場景。楊五陽攝
5年軍齡,時間不長不短,他從一名普通的地方青年成長為優秀的革命戰士。
35年黨齡,他用了近半生時間,矢志不渝踐行著入黨之初許下的誓言。
老兵名叫劉海峰,今年57歲,脫下軍裝已有33個春秋。一日從軍,軍魂入骨。不論是現役還是退役,劉海峰幾十年如一日樂于助人、甘于奉獻,一直堅守著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服務的誓言。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還是那個“精神富足的兵”。
“軍營就是我的家”
1965年,劉海峰出生在天津一戶貧苦農家,年幼失去雙親的他,吃著“百家飯”長大。1984年,劉海峰高中畢業后應征入伍,來到他的第二個“家”——第80集團軍某旅“紅一連”的前身原沈陽軍區某團“紅一連”。
“我們連誕生于1931年12月14日的寧都起義,先后參加大小戰斗2000余次,形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尖刀精神……”新兵下連后,時任指導員林昌才向全連新兵講述連史。聽著一段段光輝歷史,看著一面面榮譽戰旗,劉海峰的內心既激動又自豪。
訓練場上,劉海峰展現出超乎常人的韌勁,武裝越野訓練從5公里延長到10公里、15公里,身上的負重從20公斤增加到30公斤。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個人”。
劉海峰生性樂觀開朗,和戰友們的關系也很融洽。相處時間長了,大家漸漸發現他的一個“秘密”:誰也沒看到過劉海峰家人來信,也從不見他主動寫信。班長楊國政在談心時了解到,原來劉海峰從小就失去了雙親。
1985年春節前夕,連隊組織官兵給家鄉父母寫家書寄深情。當戰友都在寫家書時,劉海峰望著窗外,怔怔出神。次日清晨,早起的劉海峰發現枕邊多了一沓信封,上面都寫著“海峰戰友收”。原來,了解劉海峰家庭情況的楊國政,與班里其他戰友商量,決定每人為劉海峰寫一封“家書”?粗胖械恼媲樵捳Z,劉海峰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這一刻,劉海峰感受到久違的家庭溫暖,也是從這一刻起,劉海峰打心眼兒里把軍營當成自己的家,把戰友當成自己的親人。
同年10月,劉海峰所在連隊遠赴內蒙古執行國防電纜施工任務。在一次清渣行動中,劉海峰發現碎石中掩埋幾枚啞彈,便立即向指導員報告。生死考驗面前,劉海峰主動請纓排除未爆彈。在得到準許后,他摸著碎石碴兒,一點一點摸排,F場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惟有“啪嗒啪嗒”滴落的汗水,仿佛在告訴大家時間沒有靜止。
啞彈徹底排除了,戰友們迅速圍了上來!斑好嗎?”“有沒有受傷?”面對戰友們的關心詢問,劉海峰的熱淚驀地涌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
“軍營就是我的家,戰友都是我的親人。那一刻,我腦海里只有完成任務和保護好我的親人們!被貞洰敃r的情景,劉海峰說道。
完成任務歸來,連隊被原沈陽軍區評為“國防施工先進連”,榮立集體二等功,劉海峰被評為“優秀團員”。
1987年5月,劉海峰所在部隊赴大興安嶺地區執行撲火救災任務,“紅一連”奉命堅守在塔河西部。撲火時,亂竄的火苗燒焦了劉海峰的眉毛、頭發,褲子也被劃破燒焦,脖子、手和臉都存在不同程度燒傷。但他全然不顧,始終奮戰在最前沿。經過27天的晝夜連續奮戰,全連官兵成功把大火攔在了公路以北,保住了塔河縣。
任務結束后,連隊被原沈陽軍區授予“撲火搶險鋼鐵連”榮譽稱號。劉海峰因表現突出,被團評為“十佳戰士”,并光榮入黨。
進了黨的門,劉海峰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干勁更足了。不久后,他被任命為“大功二班”副班長!按蠊Χ唷币蛟趹馉幠甏鷥纱螛s立集體大功而得名,和平時期也因軍事訓練成績突出多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為了給同班戰友做好表率,劉海峰每天到訓練場全力以赴,所有重難點課目都是第一個訓。同年年底,他帶領班級在全團步兵專業建制班比武考核中取得了14個課目中的8個第一,班級榮立集體三等功。
戰友曹金虎回憶:“在一起4年,我很少見劉海峰休息過,每次出公差都有他的身影,白天訓練結束,晚上還要加練兩小時,休息日還要主動到炊事班幫廚……”
“我甘愿做一個‘傻子’”
翻開一份泛黃的報紙,一句話躍入記者眼簾:“只要有益于人民,我甘愿做一個‘傻子’。”這篇題為《精神富足的戰士》的新聞報道刊發于劉海峰退伍前夕。也正是這篇報道讓戰友們了解到,身邊一直默默無聞的他,竟悄悄做了那么多好事。
1987年,劉海峰在公主嶺市一中擔任校外輔導員時了解到,該校初三學生張起因家庭貧困,萌生輟學打工的想法。
班主任告訴劉海峰,張起踏實好學,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經與學校溝通,劉海峰主動與張起結成一對一幫帶對子;氐竭B隊,劉海峰經過連續多天的思想斗爭,決定把父母留給自己唯一的遺產——一套房子賣掉,用來資助張起完成學業。
“房子沒了以后可以再買,孩子不上學是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他將自己的想法告知老家的表姐,遭到表姐的極力反對!斑@是你父母留給你唯一的生活保障,不能賣!”
一次、兩次、三次……在與劉海峰多次交流后,表姐被他的執著打動,幫著把房子賣了。劉海峰每個月從賣房款中拿出一部分錢資助張起,直至他畢業。
在學校做輔導時,劉海峰發現有不少學生有自行車不騎,推著走。了解情況得知,原來是道路顛簸破損,學生們苦不堪言,自行車損壞也比較嚴重。
“既然沒錢幫學生們修路,那就免費為學生們修車吧!痹谂c學校領導商量后,一個簡易的修車攤在學校門口“開張”了,幾套修車工具整齊地擺放在地上,補胎膠、鏈條、扳手、輪轂鋼絲一應俱全。那段時間,劉海峰得知學校正在籌建閱覽室,又主動捐出200元,為學生購買400多本圖書。
“當時我們一個月津貼才12元,每次發完津貼,他只給自己留2元!卑嚅L楊國政回憶,“算起來,捐給學校的那200元,海峰攢了近2年!
1994年,劉海峰的女兒劉博誕生,當時他和妻子的收入勉強只能維持一家三口的基本開銷。但是,他依然堅持每個月資助鄉里的一所小學一批鉛筆、橡皮、作業本等學習用品。
劉海峰的行為有時讓妻兒不理解。他卻說:“我出生在窮苦家庭,知道穿不暖、吃不飽是什么滋味,作為一名老兵、老黨員,看見群眾有困難,就忍不住想搭把手。”
如今,劉海峰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工信局下屬包裝印刷廠工作。他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辜負黨組織的信任,作為黨員,只有為黨爭榮譽的義務,沒有給黨抹黑的權利。
剛到新的單位后,他發現工廠附近有兩戶居民家中有留守兒童。于是,他每周都會買些生活用品利用休息時間前去看望。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劉海峰的女兒劉博從小就埋下一顆樂于助人的種子。到養老院做義工、給貧困山區學子捐款、支援鄉村振興……她說:“在我眼里,父親這顆忠誠奉獻的心,永遠鮮艷而熾熱,父親一輩子都在為人民服務,這是他的初心,也是我的初心,我會帶著它一直走下去。”
“我的心永遠忠于黨”
“我的心永遠忠于黨!5年軍齡,35年黨齡,劉海峰早已將忠誠與擔當融入血脈!凹t一連”政治指導員包新柱告訴記者,劉海峰自1989年退役以來,每年都會給連隊黨支部寫一封信匯報思想。
翻閱劉海峰的一封封來信,“紅一連”官兵不禁感慨:“盡管退役多年,他依舊是那個‘精神富足的兵’!”參加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疫情防控,每當人民群眾有需要的時候,都能看到他挺身而出的身影。
1998年8月,嫩江平原發生洪災,劉海峰第一時間趕赴搶險救災現場。發現堤壩出現管涌,他毫不猶豫扛起沙袋沖了上去,水位在不斷上升,管涌口的巨大吸力將他困在水底,他因大腦缺氧陷入昏迷。
2008年1月,劉海峰輾轉2000多公里前往湖南郴州,參加抗擊雨雪冰凍災害。長時間戶外勞作,四肢被凍傷。事后很多人不解,你那么遠過來幫忙還這么拼命,究竟圖啥?他堅定地回答道:“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老百姓受災了,我哪能袖手旁觀?”
同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劉海峰又是二話不說從遼寧沈陽出發,奔赴汶川抗震救災一線。參與救援的第三天,聽說有關部門組織身體素質好、救援經驗豐富的志愿者組成突擊隊,擔負更艱巨的救援任務,他想都沒想就立即報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已經55歲的劉海峰得知自己所在的北二街道社區內防疫工作人員不足,便主動向社區申請加入志愿者隊伍。大家擔心他身體吃不消,都勸他回家休息,他卻堅定地說:“我是咱社區的老黨員,志愿服務怎能沒有我。”
與33封信一同寄到“紅一連”的,還有33張匯款單,面值從1989年的10元增加到如今的200元。每張匯款單背面都有一行小字:用于幫助有困難的官兵。
厚厚的信件旁邊,有一本費用支出臺賬:2007年,戰士薛慶陽母親生病住院,連隊為其送去慰問金;2015年,新兵鄧文訓練時受傷,連隊為他購買營養品;2021年,河南籍戰士張重生家里遭遇洪災,連隊及時送上生活補貼……
“我們將信件和匯款單復印件按年份整理,陳列在連隊榮譽室中。”“紅一連”指導員包新柱介紹,“每逢新兵下連、老兵退役,我們都會講述劉海峰的故事,激勵官兵永葆初心,矢志奮斗。”
近年來,連隊年年被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隊”,5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被北部戰區陸軍評為“備戰打仗先進單位”。
“我們是人民的紅一連,腳踏大地心向藍天,鋼槍在手,重任在肩……”采訪結束時,劉海峰再次唱起“紅一連”連歌。聲音雖有些沙啞,但記者依然能夠感受到軍人的豪情和熱血忠誠,在他心中激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