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聽從統帥號令,解放軍和武警部隊——
不負重托,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
圖①:8月11日,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官兵加固黑龍江省東寧市綏芬河堤壩。馬東旭攝
圖②:8月12日,聯勤保障部隊第965醫院抗洪搶險衛勤保障分隊在吉林省舒蘭市臨時安置點檢測水源水質。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汪學潮攝
圖③:8月12日,聯勤保障部隊第964醫院醫護人員在吉林省榆樹市八號鎮受災群眾安置點開展醫療服務。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趙佳慶攝
圖④:8月12日,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官兵對天津市靜海區茁頭排干渠大堤進行加固。劉歡攝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參謀長王峰——
“我們是帶著使命挺進的”
今年的八一建軍節,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參謀長王峰是在抗洪搶險救災一線度過的。他也因此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叔叔,八一建軍節快樂!”8月2日,從落坡嶺站脫險、登上去往豐臺站的列車前,一名小學生鄭重地向王峰敬了一個少先隊禮。
7月31日下午,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官兵接到緊急救援命令——K396次列車因暴雨滯留北京市門頭溝區落坡嶺站,近千名旅客已被困40多個小時。任務當前,王峰主動請戰,帶領40余名突擊隊員火速馳援。
趕到距離落坡嶺站最近、尚可通車的三家店站時,天色還亮著。王峰組織突擊隊員背起食物和水,登上一列貨運擺渡車,向山里挺進。然而,到達斜河澗站時,鐵道已被樹枝、雜物、碎石和淤泥覆蓋,隊員們只能徒步向12公里外的落坡嶺站行進。
進入第一個隧道時,里面漆黑一片,泥水漫過腰線,頂部不斷有碎石掉落,扛著救援物資的官兵寸步難行。
“停一下!”王峰研判現場情況,決定暫時回撤。
剛剛撤出隧道,臨近的水峪嘴村村干部趕來求助,請求尋找救助被困人員。
此時,整個水峪嘴村被淹沒在洪水中。顧不得地形不明、水深及腰、水流湍急,王峰帶著突擊隊員沖進洪流。1名老人無法行走,王峰當即組織4名官兵將老人固定在椅子上合力托舉、營救上岸。歷時3個小時,官兵為5名被困群眾蹚出生命之路,安全轉移到幾百米外的安置點。
那晚,雨越下越大,但王峰知道,“不能就這樣停下來,必須與時間賽跑,盡快給被困旅客送去食物和水。我們早趕到一分鐘,旅客們就少一分危險、多一分安全!
8月1日14時許,王峰帶著突擊隊員再次出發,沿鐵道徒步前進。路上,他們穿越6個七八百米長的隧道,隧道內泥沙淤積的厚度超過雨靴的靴口。官兵們每走一步,都要猛地抬腿,有時腳拔出來了,靴子卻陷在泥里。
隧道外,一段鐵軌枕木下的山體被洪水沖刷塌陷,鐵軌懸空近20米高,變成了一座“吊橋”。王峰第一個走過橋,拉起安全繩,組織官兵依次通過!斑@段路只能一人通行,步子略重一點鐵軌就會震動,加上枕木濕滑,可以說步步驚心!蓖醴寤貞浾f。
經過3個多小時的徒步行軍,王峰和戰友們終于在8月1日17時50分抵達落坡嶺站,成為到達那里的第一支地面救援部隊。
看到子弟兵來了,被困旅客激動地圍上來!拔覀兒罄m還有500人的救援隊伍正在趕來”“一個人都不會落下,大家放心”……王峰堅定的話語,仿佛一道光,點亮了被困旅客心頭的希望。
22時50分左右,第一批250人增援力量到達落坡嶺站,兩批次共2萬余件救援物資有序分發到旅客手中。
8月2日凌晨1時45分,經過短暫休整,官兵們決定星夜啟程。王峰走過一節節車廂,征求旅客意見后,最終確定第一批328名旅客跟隨官兵沿來時路線先行轉移。王峰將旅客和官兵進行編組,每組20人,每名旅客都有官兵護送。
在一段狹窄陡峭的爬坡路段,王峰帶領官兵擋在道路外側,打開手電為旅客照亮腳下的路,遠遠望去,如同一條“燈帶”。事后,一位被救旅客告訴記者:“這段路白天我都不敢走,是武警官兵用身體排成‘人墻’,才給了我向前走的勇氣!
經過3個多小時艱難跋涉,被困旅客順利到達斜河澗站,途中沒有一人受傷。
“徒步挺進落坡嶺站前,我告訴突擊隊隊員,我們是帶著使命挺進的,我們決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要進去!”王峰對記者說。
“感謝武警官兵護送我們!”面對旅客們的感謝,王峰和戰友與大家揮手作別后,又投入下一個任務。截至記者發稿時,王峰仍帶領官兵在門頭溝區執行清淤任務。(劉敏、李世昭、史文昊)
抗洪英雄再立潮頭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封堵決口見聞
8月12日15時,吉林省扶余市再降暴雨。此時,第78集團軍某旅官兵正在該市弓棚子鎮拉林河下游防洪堤壩上封堵決口,他們已在此地連續奮戰了20多個小時。
連日來,受臺風“卡努”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扶余市境內河流水位持續上漲,拉林河超出歷史最高水位2.75米。11日凌晨,拉林河楊家崴子段發生大面積潰堤,洪水將大堤撕開一個長達90余米的決口,很快淹沒了地勢較低的大片農田,下游29個村莊、上千名群眾、數萬畝良田面臨滅頂之災。
11日上午,該旅組織500余名官兵火速馳援。救援隊伍中,裝步六連曾參加1986年遼河抗洪,從洪水中營救出140多名群眾,榮立集體一等功;炮兵營曾于1998年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執行抗洪搶險任務,因表現突出被評為“全國抗洪先進集體”。
決口大、洪水猛、流速急……這些都嚇不倒抗洪英雄隊伍!皹嬙O鋼木混合壩!”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20余名官兵毫不猶豫地從決口兩側跳入水中,在急流中奮力打樁。岸上的官兵將一根根鋼管、木樁深深插入水底,再填入沙袋。
89米、85米、77米……決口不斷縮小,水流越來越急。
“我建議,先逐段穩固再推填封堵。”曾多次參與搶險救災的中士劉澤福向該旅領導提議。經與地方水利部門會商,12日凌晨,該旅調整封堵方案:先用鐵絲將填充物固定,再由決口兩側向中心推填封堵。經過一晝夜奮戰,官兵向決口處投擲沙石2萬余袋,決口縮減至70米。12日下午,暴雨又至,決口處水流更加湍急,百斤重的沙袋投下后瞬間就被沖走,封堵難度陡然增大。
危急時刻,該旅黨員突擊隊沖在前面,蹚最深的洪水、扛最重的沙袋。戰士楊志在打樁時右手不慎被砸傷,經簡單包扎后,又扛著沙袋沖向河堤。
截至12日17時,決口縮減至60米,封堵戰斗仍在進行……(遲博、付曉輝、張居。
讓紅色展館重現榮光
——北京衛戍區某團支援駐地災后重建見聞
“能用手絕不用鍬,必須用鍬的時候要格外小心,避免損壞文物。”8月10日,北京衛戍區某團救援分隊指揮員張騰飛一邊提醒官兵,一邊小心翼翼地清理淤泥。
連日來,受強降雨影響,北京市門頭溝區田莊村受災嚴重,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內淤泥堆積,部分展柜破裂,一些歷史文物被掩埋在淤泥中。8月10日,接到地方政府支援請求,北京衛戍區某團派出60名官兵,前往田莊村支援災后重建。
“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崔顯芳烈士和田莊黨支部在革命戰爭年代所作的突出貢獻而建造的,是我們田莊村紅色歷史的根!贝逯薮汉橄蚬俦榻B說。
“班長,我好像摸到了什么東西。”戰士杜明煌慢慢地從淤泥中掏出一件物品,輕輕擦去表面的泥污。
“這是個公文包。”和官兵一起清理淤泥的村民崔春生給出了答案,“這是紀念館的館藏文物,據考證,是崔顯芳烈士1933年前后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時使用的公文包!
將館內淤泥清理完畢后,官兵又開始擦拭墻壁、展柜上的泥點。由于部分墻面為絨布材質,為避免破壞館內裝飾,官兵先清理泥點,再用濕抹布一點點將墻面擦拭干凈。
經過7個小時的奮戰,官兵先后清理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崔顯芳烈士紀念館等3處展館共計800平方米,累計清理轉運淤泥約50立方米,搶救出珍貴紅色文物15件。
“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一段紅色歷史,就是一次感人的教育!比蝿战Y束之際,排長郭盛帶著2名戰士將紀念館大門中央的黨徽擦了又擦。
夕陽下,金色的黨徽熠熠生輝。(許韶玉、史丁名、張津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