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美國,籠罩在埃博拉的陰影中。從埃博拉患者被誤診,到兩名護士感染,再到病毒觀察期人員乘飛機、坐郵輪出行,美國政府在應對埃博拉方面屢屢失手,暴露出防范機制存在的漏洞。
反思美國的教訓,首先是準備不足。美國政府一直在喊“狼來了”,早在8月7日就已拉響埃博拉疫情最高警報。但當美國本土首位埃博拉患者鄧肯的就診經歷曝光后,美國人才驚訝地發現,本國的醫院并沒有真正準備好。首次就診時,鄧肯主動提到自己來自埃博拉疫區利比里亞,有高熱癥狀,但他仍被當做普通疾病患者打發回家,第二次就醫時才被隔離,這一事件令人意外。
其次,經驗不足。在治療鄧肯的過程中,恐慌的得克薩斯長老會醫院醫護人員有的戴著三四付手套,有的用膠帶加固防護服,在還不會正確使用防護服的情況下就匆匆上陣護理鄧肯,結果兩名護士被感染,而感染原因至今不明。
美聯社在題為《美國所有醫院都能安全治療埃博拉嗎?》的文章中說,越來越多人認為,并非所有美國醫院都有能力應對埃博拉。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承認,美國許多醫護人員及非專業醫院和診所“不具備應對埃博拉的足夠經驗”。
第三,機制不足。一名參與護理鄧肯的護士在觀察期內竟然乘飛機出行;一名處理過鄧肯血液樣本的工作人員在觀察期內坐郵輪到加勒比海旅游。正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言,這反映出美國應對埃博拉機制存在缺陷,“人們對聯邦官員控制埃博拉病毒傳播的能力感到擔憂”。
突如其來的埃博拉對美國公共衛生體系是一場考驗,暴露出美國應對措施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應看到美國在應對埃博拉方面做得比較到位的地方。雖然美國本土首名埃博拉患者鄧肯死亡,但美國從西非接回的5名患者已全部戰勝這一病毒。
(據新華社華盛頓10月21日電 記者林小春)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