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大反導投入制造緊張局勢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近期發布報告稱,為有效應對戰略威脅,未來10年美軍將大幅增加導彈防御領域資金投入,持續加大重點導彈防御系統建設力度。相關動向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未來或將對全球戰略穩定產生影響。
大幅增加經費投入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的這份題為《2019年版<導彈防御評估>報告經費執行建議》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至2029年,美軍將在導彈防御領域投入1760億美元。相較上一版本的經費評估報告,該報告將美軍未來10年的導彈防御經費增加了500億美元,即年均增加50億美元。即便投入如此大額經費,報告仍然宣稱,受相關不確定因素影響,美軍在導彈防御領域的投入可能繼續增加。美軍面臨的安全威脅來自多個方面,未來需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調整導彈防御領域的投入。
陸基中段防御系統方面,美軍目前共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美軍將阿拉斯加格里利堡基地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從60套增至100套。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認為,新增40個發射井及相關攔截系統預計將耗資50億美元。第二種方案是,美軍在美國本土新建一個陸基中段攔截系統發射基地,該基地必須至少具備發射20套陸基中段攔截系統的能力。報告認為,該基地的建設費用約為40億美元,基地每年的維持費用約為8000萬美元。
助推段反導系統建設方面,美軍目前也有兩種方案。一種是通過F-35戰斗機發射導彈,對來襲導彈實施助推段攔截,該方案僅適用于對抗軍事實力較弱的國家,預計相關研發經費在250億至400億美元之間,投入列裝將耗費100億至200億美元。另一種是通過天基攔截系統進行攔截,該方案的研發-采購-實戰部署周期約為20年,投入也十分巨大,預計需400億至2500億美元。
加強重點項目建設
報告認為,除上述項目外,未來美軍導彈防御系統建設需重點關注3個方面。
一是增加“薩德”反導系統數量。2019年版《導彈防御評估》報告認為,美軍現有“薩德”反導系統難以滿足實戰需要。下一步,美軍將投入8億美元用于“薩德”反導系統后續開發,該系統每年的操作經費約為3000萬美元。
二是為“宙斯盾”艦配齊防御系統。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要求為美軍現有94艘“宙斯盾”艦全部加裝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雖然加裝系統的費用相對較低,但如果美軍希望采購更多導彈防御系統,相關費用可能大幅增加。此外,美軍還有意確保能在接到指令30天內,在太平洋導彈試驗場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
三是推動高超音速防御系統研發。美國導彈防御局近日宣布,L3哈里斯公司獲得該局一份價值1.22億美元的合同,為導彈防御局“高超音速與彈道跟蹤天基傳感器”項目研制追蹤高超音速武器的原型衛星。美軍聲稱,該項目旨在發展一種新型天基預警探測跟蹤傳感器,實現對高超音速武器的探測與跟蹤,填補美國現有導彈預警體系的能力空白。當前,該項目正在研發一種“信噪比”算法,能區分來自地球表面的彈道導彈或高超音速武器威脅。
戰略博弈恐更激烈
2019年版《導彈防御評估》報告出爐后,曾在美國國內引發較大反響,其中批判聲音居多。此次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該報告的經費執行建議,意在為導彈防御系統建設作出新規劃。未來,美軍在導彈防御領域持續加大經費投入的做法或將產生重大影響。
一方面,借題發揮提升戰略威懾能力。美軍未來可能參考“標準”-3 BlockIIA反導攔截彈的研發經驗,與盟友共同開展研發工作。美軍認為,此舉既能加強與盟友合作,節省研發經費,又能為前沿部署尋找“噱頭”。日本之前就曾表達與美聯合研發高能激光反導武器的意向。而在完成相關系統研發后,美軍極有可能將其部署至亞太、東歐和中東等重點區域,強化對潛在對手的戰略威懾和導彈防御能力。
另一方面,使世界重新陷入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中。美國政府一再強調,美國導彈防御政策的目標是確保能隨時隨地發現并摧毀導彈。然而,美軍推進反導系統建設,是以犧牲他國安全為代價謀求自身安全,必然會惡化國際安全環境,破壞全球戰略平衡。與近年來方興未艾的高超音速、人工智能和無人作戰等技術一樣,反導技術已成為美軍重點研究對象。美軍上述做法可能促使潛在競爭對手推動本國技術革新,通過發展新型威懾武器、擬制作戰構想等方式,“抵消”美軍反導技術優勢,并形成新的“非對稱”優勢。(林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